Copyright@2006-2020 光大教育版權所有
|
粵公網安備 44011602000458號
學校的教學和布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產品,要采用紙質作業!教育部等15部門發文,兒童青少年這樣防近視!
近日,教育部等十五部門印發《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聚焦近視防控的關鍵領域、核心要素和重點環節,聯合開展八個專項行動。具體內容如下——
教育每個學生強化健康意識,主動學習掌握科學用眼護眼等健康知識,養成科學用眼與健康生活的習慣,積極關注自身視力狀況,參加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自覺減少電子產品使用。
各地嚴格依據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組織安排教學活動,強化年級組和學科組對作業數量、時間和內容的統籌管理,科學布置作業,提高作業設計質量。
指導各地落實中辦、國辦文件要求,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建立完善全國兒童青少年體育活動體系,全面實施寒暑假學生體育家庭作業制度,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
確保手機有限帶入校園、禁止帶入課堂。學校教育本著按需的原則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教學和布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產品,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30%,原則上采用紙質作業。家長要加強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督促管理,引導孩子科學理性對待并合理使用手機,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
建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監測數據庫,指導各地嚴格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關于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工作要求,依托現有資源建立、及時更新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
指導各地改善教學設施和條件,落實教室、宿舍、圖書館(閱覽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鼓勵采購符合標準的可調節課桌椅、坐姿矯正器,為學生提供符合用眼衛生要求的學習環境。
發揮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力量,加強防治近視科研成果與技術的應用。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中的作用,制定實施中西醫一體化綜合矯正方案,推廣應用中醫藥特色技術和方法。
發布不同學段近視防控指引,教育引導兒童青少年形成科學用眼行為習慣。以開發義務教育階段健康教育視頻課程為基礎,建立全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教育資源庫。
充分發揮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聯席會議機制作用,為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提供完善有力的體制機制保障、堅實的組織基礎和有效的工作體系,切實推動光明行動工作方案落地落實。
每年面向各省級人民政府開展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評議考核工作,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
各地要充分發揮近視防控改革試驗區和試點縣(市、區)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加強科學引導和典型報道,在全社會營造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專家指導、學校教育、家庭配合的良好氛圍。
光大教育認為,在視力健康越來越受重視的當下,學生使用智能手寫板來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上、在作業中有效避免電子屏對視力的傷害,在保留紙筆書寫習慣的同時,進行高效學習。
光大教育的紙筆互動課堂采用智能手寫板+互動課堂軟件,利用電磁感應技術,在保留紙筆書寫習慣的同時,實現課堂即時互動、測評、實時反饋等效果,通過大數據、AI等技術與課堂融合,實現老師精準地教,學生個性地學。
正文新聞來源:教育部